變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21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,辽东(7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临汾、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,望出汲郡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21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,辽东(7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临汾、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,望出汲郡。
读音:Zhèngguó【源】 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。奠即鄭,系周穆王时之都。虢氏一支,其先官于王朝而留居于奠,故称奠虢氏(94)。
读音:cuō【源】 彭濮大酋之姓,见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(60,62)。【变】亦作〔嵯〕、〔〕(60,62)。【望】武汉(17),武溪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Gámǎlāmù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本为国名,以国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译作“甘木鲁”。元代有 “番僧必噜迎纳实哩,北
读音:hè lǔ贺鲁氏,改为周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Liánwǔ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xī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噜伦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蒙古马甲沙进达里之继妻为和齐特氏(260),〔和齐特〕似即赫锡特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鲁伦地方,为蒙八
读音:Méi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子姓。殷商时期,君王太丁封其弟于梅(今安徽亳县南),为伯爵,世称梅伯。后来梅伯冒死直谏被纣王所醢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为古代少数
读音:Bùjílǐ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卓力克图之妻为布吉里氏(260)。
读音:Xiáo/Shyau,S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chì mén见《姓苑》。以所居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