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iǎo

【源】鄝,春秋时小国,故城在今河南固始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变】古时蓼、鄝相通,即蓼氏(60,62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即蓼氏,蓼、鄝古通。” 鄝,春秋国名,其地有二: ①在今河南唐河县稍西八十里,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 “郧人军於蒲骚,将与随、绞、州、蓼伐楚师。”蓼,唐陆德明释文: “蓼,本或作鄝。” 此州蓼之 “”,系出姬姓。②在今河南固始县,《左传·文公五年》楚公子燮灭蓼。” 《毂梁传·宣公八年·经》“楚人灭舒鄝。” “舒蓼” 或作“舒鄝”。“舒鄝” 之“”,则为皋陶庭坚之后,系出偃姓。

参见 “” 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ù楚有期思公复遂,见《左传》,杜预注:复遂,楚期公,其后或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〈明〉复扬清,扶风典史。

  • 读音:dǎn中牟有士曰胆胥,已请见之。(见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)

  • 读音:wéi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有小惟子,见《左传》(15,17,60)。②北魏时代北姓。拓拔猗它之妻为惟氏,专制国政(7,11,21,60)。③西夏人姓(54)。【望】 代郡(17,60,418)。【

  • 謝邱

    读音:Xiè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周宣王支子食采谢邱。”因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一作“谢丘”。

  • 破六漠

    读音:Pòuliùh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破六韩氏。北魏有破六汉·拔陵。” 未详其他。《姓氏词典》音pòliùhón,不确。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晋大夫士鲂食采于彘(周时霍国,后为彘邑,故城在今山西霍县东北),是为彘恭子,《万姓统谱》作彘恭,亦作彘子,其子曰彘裘,后因氏(7,12,15,17)。 【望】平阳(17,418)。罕

  • 布爾尼

    读音:Bùěrn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尼玛察(23,63,260)。【变】 后改姓卜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尼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或改为单字姓“

  • 读音:Ruì/Ruey,Rwei,Jui【源】①春秋时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之官,当以官为氏(7,9,11,12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(8,17,60)。③鲜卑族姓,见《姓苑》(7,9,11,1

  • 依紐

    读音:Yīni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乌玛阿黎家支。四川布拖等地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孟獲

    读音:Mènghuò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大力士孟获之后有孟获氏(7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乌获〕(7)。历中 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吕氏春秋》齐力人孟获之后; 一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