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ǐ

【源】 本为理氏,春秋时改为里氏,后居相城(故城在今鹿邑东15里),又有相里氏(6,12,17,60)。【望】 相城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江山(325)、四川中江(34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、高雄(64,68,261)、北京、安徽利辛、辽宁海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里克,春秋时晋献公时大夫(21,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盖县,陕西之韩城,山西之太原及吕梁、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本理氏(以官为氏),春秋改焉。晋有里克,鲁有里革,郑有里析。后居相城者,又为相里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夷

    读音:Hēiy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世本》宋襄公子黑夷须为大司马,后以黑夷为氏。《左传》黑夷皋,其后也。”此当系出子姓

  • 耶松

    读音:Yēsōng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,本家族名,以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 有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Bìng罕见姓氏。《万姓统谱》 有载。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或云与“並” 同。

  • 召烈台

    读音:Zhàoliètái【源】 召烈台又作〔照烈〕,蒙古部名,成吉思汗远祖孛端察儿之妾所生之子沼兀列歹之后,依附于泰赤乌部(397)。【人】 抄兀儿,召烈台氏(亦称蒙古照烈氏),事元太祖有功,受封答

  • 昌濮

    读音:Chāngp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大戴礼·帝系》云: “昌意娶於蜀山氏。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生颛顼。”

  • 浮棣

    读音:Fúd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恩刀尼

    读音:Ēndāoní景颇族姓氏。意为: “村里打锣报讯的人”。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见《奇姓通》(60,62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台湾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孑金,明时东昌(故治在今山东聊城)人,于宣德中任江西分宜县知县(15,21,6

  • 徒人

    读音:tú rén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有徒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当以官为氏(21,60,62)。【人】 徒人费,春秋时齐人(6,12,17,60)。【它】 宋邓名世认为,“齐有徒人费,《国语

  • 巴顔

    读音:Bāyán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巴颜,在辽代为属国,在金代则为部名,后为姓,以部为氏。元代,则融为蒙古族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载; 至清或为满族,致使满蒙二族皆有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