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蘇克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阿苏克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穆图之妻为阿苏格氏(260),〔阿苏格〕似即阿苏克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苏克博尔济,清蒙古正红旗人,世居喀喇沁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系地名,后以地为氏。清初蒙八旗之正红旗人博尔齐,即姓阿苏克氏,世居喀喇沁地方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阿苏克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穆图之妻为阿苏格氏(260),〔阿苏格〕似即阿苏克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苏克博尔济,清蒙古正红旗人,世居喀喇沁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系地名,后以地为氏。清初蒙八旗之正红旗人博尔齐,即姓阿苏克氏,世居喀喇沁地方。
读音:Zhuōduōmù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准土谷氏(23),世居乌噜特(一作兀鲁特)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骁骑校官德之妻为卓多穆氏(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
读音:kèchè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苏珠克图之妻为克彻特氏(260)。
读音:Náo/Nau【源】 鬼騩氏之后有嵬氏、饶氏、挠氏、刹氏、鬼騩氏(19,21)。
读音:bèi qí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,奔魏,封益都公,见《魏书》(7,12,60)。【变】 作〔倍利〕(6,7,12),误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魏
读音:Tī【源】 见《晋书》(7)及《奇姓通》(20)。【人】 梯君,西秦乞伏炽磐之建威将军(7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西秦有梯君, 建威将军
读音:Yǒusū【源】 纣伐有苏氏,见《袁王纲鉴》(63)。
读音:gōng lín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季孙之族有公林氏,见《史记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史记》注云: “鲁季孙之后。”季孙氏,或简为季氏。春秋鲁之公族,故
读音:zhōu shēng【源】 ①帝尧之后有周生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 ②三国时魏国侍中周生烈,本姓唐,外养于周氏,因以周生为氏(17,26)。【人】 周生丰,汉
读音:Chén′āi【综】 帝舜之后有陈 哀氏,后省字为哀氏 ,又改为衷氏(2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妫姓。‘舜之后,省为哀,又改为衷。’(《希姓录》)”
读音:Zhù【源】 著,春秋时莒之别邑,故址在今山东济阳西。子孙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宋时著姓有改为叶者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岚县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