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樊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阳樊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),后因以为氏(8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景王之孙封阳樊 (按: 《广韵》载: ‘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。’),有阳樊氏。” 阳樊,周畿内邑,其地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南,现名皮城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阳樊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),后因以为氏(8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景王之孙封阳樊 (按: 《广韵》载: ‘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。’),有阳樊氏。” 阳樊,周畿内邑,其地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南,现名皮城。
读音:Fúlād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弗拉得·莫尔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uè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à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上之登之后。上之登为邢公之御(驾车人)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,21,24)。【布】 山东沂水(33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汉源(336)、安徽淮南(
读音:bó【源】 ①春秋时纪大夫裂繻,字子帛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宋人帛产之后(7,11)。③汉时西域龟兹国有帛姓(78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帛敞,
读音:Sǎ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以用器为姓,如杯姓之类。又,或以地名为氏,河南潢川东20里有伞陂寺集(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河北卢龙(289)、台湾台南
读音:Quēmén【源】 系居阙门者以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阙氏(69)。【人】 阙门庆忌,汉时胶东内史,邹人,申公弟子(12,6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
读音:Xiá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A-jiǎ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耶家支(375)。
读音:A-fúgānbā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牟潘家支(375)。
读音:Chīliū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