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ǒ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周卿士巩简伯食采于巩(故城在今河南巩县),后以邑为氏(11,12,17,60)。②北魏时生羌有巩姓(44,60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锡伯族孔古尔氏汉姓为巩(201)。【望】山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山西、内蒙古等省区多此姓,两省巩姓约占全国汉族巩姓人口43%。【人】巩朔,春秋时晋大夫(6,12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阜平、尚义、乐亭,山东之东平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锡伯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” 郑樵亦注: “ (巩,古地名),今巩县也。” 居此地者或以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潜夫论》 云:“巩姓,周之世家公卿。” 当即郑樵所谓 “周卿士巩简公,甸内侯也。” 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云: “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。” 巩伯,即晋大夫巩朔,其后有巩伯氏、巩氏。④ 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魏书》 注云: “生羌亦有巩姓。巩至廉是也。”⑤为锡伯族姓孔古尔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其近似音 “” 而为单姓。

宋代有巩信,江西招讨使; 元代有巩彦荣,易州人,百夫长;明代有巩珍、巩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昌乐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

  • 读音:hōng【源】 汉中(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境)西城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当以乡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訇琦、訇广、均为晋时关中流人(17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

  • 读音:zào【音】 又音造(Zào)(17)。【源】漕,春秋时卫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滑县南之白马岭),后以邑为氏(17,60,62)。【望】西河(17,60,418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

  • 读音:Gě/Gee【源】 见《姓氏辨误》(26)。即盖氏,今人已别为二姓。【布】 台湾高雄(68,261)、河北枣强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倮瓦

    读音:Luǒwǎ普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,出自“熊·扛尼”,本家族名,或以为氏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

  • 臧文

    读音:zāng wé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臧孙辰,字文仲,谥文,后有臧文氏(6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大夫臧文仲之后。”又,其注

  • 读音:Niǎo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嬲成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有莘

    读音:yǒu shēn【源】 汤先娶有莘氏女为妃,见《史记·帝王世纪》(60,62)。古莘国亦称有莘,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。【变】 亦作〔有侁〕(17)、〔有辛〕(17)、〔有㜪〕(17,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 【望】东海(17,418)。 【人】澓仲翁,汉宣帝之师(7,9,12,15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“入声”

  • 蘇都爾

    读音:Sūdūě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 收载,或作苏都礼、苏德尔、索多理、索多尔等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,盖取其哈啦之首音谐以汉字“苏”而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