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ào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裔孙敬叔(即杞公子)仕齐,食采于鲍(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30里),因以命氏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②庖牺氏即伏羲氏,其后有鲍氏(8,62)。③北魏时改俟力伐氏(一说为俟力氏)为鲍氏(6,11,12,44,70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保佳氏、瓜尔佳氏等后均有改为鲍氏者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景颇族金别氏,汉姓为鲍(168)。⑥佤族羊布拉氏(亦称尤斯拜氏),汉姓为鲍(161)。⑦蒙古族姓(344)。又,内蒙古东部蒙古孛儿只斤氏后改为鲍氏(384)。⑧回族姓(344)。【望】泰山、东海、河南、上党(12,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青海、江苏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等省多此姓,5省鲍姓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70%。【人】鲍叔牙,春秋时齐卿,敬叔之子,荐管仲于桓公(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、鱼台、龙口,陕西之韩城,山西之太原,广西之田林,四川之合江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、马关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壮、佤、蒙古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①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鲍出自姒姓,夏诸侯国,子孙氏焉。” 此当以国为氏。②亦系出姒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苑》 云:“系出姒姓,夏禹后。春秋时杞公子有仕者,食采於鲍,因以命氏。” 郑樵亦云: “姒姓。不知所出。或云夏禹之后有鲍叔,仕齐,食采於鲍,因以为氏。” ③郑樵又云:“俟力之为鲍,俟力代亦为鲍。”见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同名异实》。(按: 俟力代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作“俟力伐”。) ④满族姓氏或改为鲍姓。《满族姓氏录》载; 满族之瓜尔佳氏、鲍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鲍。”⑤佤族之鲍姓,则由佤族姓 “寒琐顶” 氏所改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。

春秋时齐有鲍叔牙; 汉代有鲍宣,哀帝时谏议大夫; 南朝宋有鲍照,诗人; 明代有鲍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ó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晋文公之竖头须,头氏或出此,见张澍《姓氏寻源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、

  • 肖司徒

    读音:Xiàosītú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香港有此姓。” (按: 我国近古以来,已出阁之女不再称名,而以 “×门×氏” 称之,如本姓司徒氏,嫁作肖家妇,则称肖门司徒氏,简作肖

  • 巴新特

    读音:Bāxīn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诸神保之妻为巴新特氏(260)。

  • 兆墨特

    读音:Zhàomò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色棱额之妻为兆墨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P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ruì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9,11,15,17,21)。当是古者主辑瑞之官,子孙以为氏(60,62)。②傣(165)、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 【人】云南畹町、德宏(1

  • 特爾吉爾

    读音:Tèěrjíěr赫哲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píng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读音:yáo【察】 汉时有更始将军傜伟(62,80)。一作徭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正字通》云:“傜,姓。更始将傜伟。”更始,王莽时年号。

  • 读音:niè【源】 本姓薛,避仇改为蘖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櫱〕(7,9,62)。【望】 东莞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光山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