鴻吉哩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并注其源。其源不一: ①“本部名,因以为氏。”②“琳沁巴丹子其一曰鸿吉哩,(元)太祖命其子孙因名为氏,亦为鸿吉哩氏。”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并注其源。其源不一: ①“本部名,因以为氏。”②“琳沁巴丹子其一曰鸿吉哩,(元)太祖命其子孙因名为氏,亦为鸿吉哩氏。”
读音:G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上海(92)、四川邻水(390)、云南东川(380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载:“茹g
读音:N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拏”、“拿” 为异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“拿” 同,或“拿”之分族。)
读音:Dé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同德氏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北京丰台有此姓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惪,乃 “德”之古字,当与德同姓,或
读音:wěi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楚王蚡冒之后薳章,食邑于薳(故城在今湖北京山),故以命氏(6,7,12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晋大夫士蒍之后为蒍氏。薳氏即蒍氏,当时史册互易,分为两族(7,12,60
读音:Déimài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zǐ zhò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,以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姬
读音:Qiāngx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Ālèbāqí【源】 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扎满和罗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称〔阿尔巴齐〕(180,260)。 ②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塔莽阿之妻为额勒木齐氏(260)。〔
读音:Shèmùlǐ【综】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舍穆里氏(259)。
读音:yáo帝尧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尧氏,帝尧之后,支孙以为氏。望出河间、上党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▲<后魏>尧暄,长子人,北部尚书。<隋>尧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