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氏秘传片玉痘疹
见片玉痘疹条。
见片玉痘疹条。
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
解剖名。即阴茎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厥阴之别,……其别者,经胫上睾,结于茎。”详阴茎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足上廉二穴,一名上巨虚。”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胞肉生疮者,此脾胃热毒,胞肉肐或风粟变而为疮,血热化脓,腐烂腥臊,流汁流脓,浸渍黑睛生翳,眼如硃砂之色。”治法:宜泻火解毒为主。内服清胃散、三黄汤之类加减。参见针眼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阴跷脉的照海穴,阳跷脉的申脉穴,左右共四穴。
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冷热利。详该条。
①郁闷不舒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而背痛愠愠然。”②蕴积,郁伏蓄积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胜至已病,病已愠愠。”③怨怒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见人有荣,乃反愠怒。”
见四总穴条。
书名。2卷,又有4卷本,书名《痘疹指南》,内容全同。清·宋麟祥撰。刊于1695年。上卷痘疹门;下卷疹症门。作者师承费启泰《救偏琐言》,认为痘为先天之毒,治宜攻下,反对用托补之法。故本书内容尤详于痘症的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康斋。海盐(今属浙江)人。著有《康斋医案偶存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