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人体部位名。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。道家认为这里是男子精室、女子胞宫的所在处。后世作关元穴别名。②经穴别名。其说有三:①指气海穴(《普济本事方》)。②指石门穴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③指关元穴(《针灸资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木通、生地黄、黄连、生甘草。加灯心,水煎服。治小儿心经有热而致的吐舌,面红烦渴,小便赤涩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又名风丹。为小儿丹毒之一。多因热毒与水湿相搏所致。以股及阴部较多见,亦可发于遍身,证见黄赤色水泡,甚者破烂流水,湿烂疼痛。治宜清热利湿,方用防己散内服,外用升麻膏敷之
骨名。桡骨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臂骨者,……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,俗名缠骨。”
指阴主形体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化气,阴成形。”张景岳注:“阴静而凝,故成形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指阴寒,阳指阳气。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,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,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人参之野生者,详人参条。
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病色所主的病证。①以五色配五脏。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但必须结合病理实际,不宜机械套用。参见五色命脏条。②以五色辨疾病性质。青主风、主惊、主寒、主痛;
病证名。指因多气恼怒而成的一种瘕病。以其瘕块形状如鳖,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平时多气,血凝于气,而成气鳖。……摇头掉尾,如虫之行,上侵入咽,下入肛,或附胁背,或隐胸腹,大则如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