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巴颏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紫草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·崔氏别录》,所述取穴法繁复。《针灸聚英》认为:“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、胆俞四穴。”今多从之。主治痨瘵,咳嗽,喘息,虚弱羸瘦等。艾炷灸7~15壮。
病名。《幼科准绳》集三。即胎热丹毒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编集《附益产育宝庆集》一书,已佚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多属战伤救治的专门学科。周代称金疡,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。宋代设金镞兼书禁科。元代始设金疮肿科,明代设金镞科。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、剑、刀等武器的创伤,故名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火罐放入水(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)中煮沸应用,故名。使用时,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,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,吸去水液,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。参见水罐法条。
皮肤纹理细致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”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即四方藤,详该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即苦豆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