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人参、当归、白芍药、茯神、酸枣仁、麦门冬、川芎、生地黄、栀子、炙甘草、陈皮、五味子。水煎服。治劳心思虑,损伤精神,头眩目昏,心虚气短,惊悸烦热者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灵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六:“舌卒肿起,如吹脬满口塞喉。”后《重纂包氏喉证家宝》释为:脬舌,痰火犯心经,舌忽胀满,软如猪尿脬,不痛流涎、妨言语。即泡舌。详该条。
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金果榄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呕血的一种表现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二:“内衄者,出血如鼻衄,但不从鼻孔出,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,还流入胃中,或如豆羹汁,或如切,血凝停胃中,因即满闷便吐,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。得之于劳倦、饮食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由阳虚,复感湿热结滞而成。此证发展缓慢,患处皮肤坚硬肿痛,初起白泡,渐扩大形长似鱼脊,破后流黄水,成脓较迟。治宜补气温散活血。始用隔蒜灸,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;内服内
经穴名。代号SJ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前臂背侧,肘尖(尺骨鹰咀)下5寸,尺、桡两骨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;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
即鼻流清涕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客孙脉,则头痛、鼻鼽、腹肿者。”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鼽者,鼻出清涕也。”详鼻流清涕条。
经脉病候的一类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包括:①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。如手阳明大肠经“是动则病齿痛颈肿”。②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。如手太阴肺经“是动则病肺胀满,膨膨而喘咳”;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