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。即混元生。详该条。
苔白而厚,津液甚多。此为脾阳不振,寒湿停滞之象,宜温中健脾化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病名。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妊娠未产而乳汁先下者,名曰儿泣。”即乳泣,详该条。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明、清两代,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。元代于1322年(至治二年)设院判2人,官阶正五品。
颠,同巅。头顶部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拯阳理劳汤,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宝花散,见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明·龚廷贤撰。刊于1591年。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。多编成歌诀,论述较简略。选方颇多,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