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衍义补遗》。为瓜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又称肝劳,指虚劳病而复受风邪者。《金匮翼·风劳》:“风劳之证,肌骨蒸热,寒热往来,痰嗽,盗汗,黄瘦,毛焦,口臭,或成疳利。由风邪淹滞经络,瘀郁而然,其病多著于肝,亦名肝劳。”《太平圣惠方·治风劳
小儿乳哺法。《幼科类萃·乳哺论》:“初生芽儿,藉乳为命,乳哺之法,不可不慎。”乳母以乳哺儿,要捉去宿乳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夏不去热乳,令儿呕逆;冬不去寒乳,令儿咳痢。《儒门事亲·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》: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荷叶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蛇含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干焦黑而短缩。为厥阴热极,或食郁热极舌肿所致,急予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,通腑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参舌短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喑,瘖之异体字。即瘖俳。详该条。
即阳和汤作蜜丸,治证同。见阳和汤条。
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