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浮肿

产后浮肿

证名。包括产后四肢虚肿产后水肿气、血、水三者均可导致浮肿。若素多抑郁,气机失畅,产后气血不和,有碍气机升降,可致气滞肿胀。症见肢体浮肿,皮色不变,压痕随手而起,兼见胸闷胁胀,饮食减少。治宜理气、行滞、除湿。方用天仙藤散(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、紫苏)加茯苓大腹皮;产后脾肾俱虚,水湿溢于四肢者,即产后水肿,见产后水肿条。产后败血未尽,流入经络,出现四肢浮肿者,即产后四肢虚肿。见产后四肢虚肿条。也有认为产后四肢虚肿即为产后浮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不远

    【介绍】:见卢复条。

  • 金丝黄连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马尾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粘榔根

    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神曲酒

    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方。神曲(拳大)一块,酒二大盏。神曲烧通赤,淬酒便饮令尽,仰卧少顷即安。治闪挫腰痛。

  • 肾阳虚

    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,亏损过度,老年体弱所致。症见形寒肢冷,精神不振,气短而喘,腰膝痠软,阳萎,滑精,夜多小便,舌淡胖,苔白厚,脉沉迟,两尺脉弱。治宜补肾阳。

  • 火烧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。即烧伤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复杂性肛漏

    病名。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,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。参见肛漏条。

  • 五诊

    指五脏辨证。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,审察其阴阳虚实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“合之五诊,调之阴阳,以在经脉。”

  • 循经传

    指外感热病按六经顺序传变所出现的证候。《此事难知·太阳六传》:“太阳传阳明胃土者,名曰巡(循)经传,为发汗不彻,利小便,余邪不尽,透入于里也。”《医学心悟·伤寒纲领》:“传经者,由太阳传阳明,由阳明传

  • 雪口

    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雪口一名鹅口。初生月内小儿,满口生舌上,白屑如鹅口样,故名。”多由胎热蕴于心脾二经所致。治宜清胎毒,或外吹冰硼散,或常以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甘草等煎汤漱口。参见鹅口疮、鹅口、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