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黄帝明堂偃人图条。
指表有热而里有寒的证候。如平素脾胃虚寒,又感外邪。症见发热无汗、头痛咳嗽、大便溏泄、小便清长,舌淡胖,微黄浊苔,脉浮缓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飞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谋虑、思虑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因思而远慕谓之虑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形瘦经少,此气血弱也。宜服加味四物汤(四物汤加人参、香附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。”
睫毛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山寿。笠泽(今江苏吴江)人。辑《急救应验良方》(1872年刻行)、《急救痧证全集》(1883年刻行)等书,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。
证名。指左半身不遂。见《中藏经·论痹》。简称左枯,又名左瘫。《类证治裁·中风》:“自丹溪以左枯属血虚,用四物汤。”参半身不遂、左瘫右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