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术志
见王氏医案条。
见王氏医案条。
痧证之一。指患痧面有口吐血沫者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血沫痧,胀闷废食,两胁疼甚,口出淡血沫,如西瓜瓤,用熏陆香为君,佐以寄奴、茜草之类,治之即愈。”
谿同溪。见八溪条。
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圣臣。新建(今江西南昌)人。长于温病,对吴又可和喻嘉言之说有所研究,撰《治疫全书》(1776年刻行),以补二氏之所未及,另辑有《痢疟纂要》、《痘麻绀珠》,合称《瘟疫传症汇编》。
同气营两清。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大而满指,波动幅度倍于平常。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;大而无力为虚损,气不内守之证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大则病进。”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形瘦脉大,胸中多气者死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肩井。见该条。
六极之一。指气虚重症。多因脏气不足,正虚邪袭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气极,令人内虚,五脏不足,邪气多,正气少,不欲言。”偏虚者,症见短气不能言,入晚甚,乏力,皮毛焦。治宜益气。可用诃黎勒丸
病名。指小便自利,渴而引饮的黄疸。《此事难知》:“干黄,燥也,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饮者,栀子柏皮汤。”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,《医钞类编》卷九:“干黄,……瘀热在里,宜下。”参见黄疸等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