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金癞将愈,余毒难消,蠹存肺脏,致全身皮肤艾白斑驳如癣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晚期。
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少阳之本,在窍阴之间;标在窗笼之前。窗笼者,耳也。”窍阴之间,约当于窍阴、侠溪之处;窗笼之前,约当听宫、听会之间。
即《珊瑚验方》,详该条。
①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脐带。②指膀胱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伴发抽搐者。又称打窝风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公乘阳庆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土栗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三。又名肾囊痈。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,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而致。证见恶寒发热,口干喜凉饮,小便赤涩,阴囊红肿热痛。因其睾丸不肿大,故可与子痈鉴别。初起宜清利湿热,服清肝利湿汤;已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