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属缺乳范畴。参见该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水泻的古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泄注、注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腹胀下利,有如注水之状,谓之注泄,世名水泻。”详水泻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立品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。为蚕退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六寸处。主治肠鸣,腹满,胀痛,肋间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香附四两,乌药、姜黄各二两,炙甘草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每服二钱,盐汤送下。治中焦气滞,脘腹刺痛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即摩腰膏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