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蟹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贞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坤安。浙江吴兴人,长于伤寒学,研究诸家之注释,撰《伤寒指掌》一书。

  • 燥热咳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外感风热燥邪,耗伤肺金所致者。症见干咳无痰,或痰少粘稠,咯出不爽,鼻燥咽干,舌红少津,咳甚则胸胁痛,或有形寒身热等表症。治宜清肺润燥。用桑杏汤、清金润燥天门冬丸等。详见咳嗽、伤燥咳嗽、肺燥咳

  • 五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

  • 蛊痢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七:“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,如鸡鸭肝,与血俱下者,蛊痢也。此由岁时寒暑不调,湿毒之气,袭人经脉,渐至藏府,毒气挟热,与血相搏,客于肠间,如病蛊注之状,故名蛊痢也。”蛊毒下痢,

  • 巨虚

    经穴名。见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。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
  •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郄中

    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:“足太阳脉令人腰痛,……刺其郄中。”王冰注:“郄中,委中也。”

  • 血虚发痉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痉症》。指失血过多,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病。症见手足搐搦,或角弓反张等。《张氏医通·诸风门》:“血虚之人发痉,或反张,或只手足搐搦,或但左手足动摇。十全大补汤加钩藤、蝎尾,或用大

  • 清胃黄连丸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北京方)。黄连、牡丹皮、连翘、生地黄、生石膏、天花粉、桔梗、知母、赤芍药、玄参各2.5公斤,栀子、黄芩、黄柏各6.25公斤,甘草1.25公斤。为细末,水泛小丸,每服6克,日二

  • 乳卸

    病名。见晟叔来《增订达生篇》。指乳头拖下过长的病证。多因肝经风热发泄所致。用小柴胡汤主之,外用羌活、防风、白敛烧烟薰之,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、麝香一分同研烂,涂顶心,俟乳收上,急急洗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