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固肾涩精。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“肚腹长大,肉内虫出不断,断之复生,行坐不得。用鹤虱末,水调服五钱自愈。”
病名。即喉痧。又名疫喉、疫喉痧、烂喉痧。本病除发热、咽喉疼痛肿烂外,皮肤还出现痧斑,故名。治以辛凉解表,泄热解毒,滋液养阴等法为主。参见疫喉等条。
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连珠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五爪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二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吴道源《女科切要》:“室女经水既通,而至期复又不来者,面黄肌瘦,内热,是童痨。”参见室女经闭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五下巴豆。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,故名。即体癣。
见急救仙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