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健忘

健忘

证名。见《济生方》卷四。亦称善忘喜忘多忘。指记忆力减退,遇事易忘。多因心、肾、脑髓不足所致。《医林改错·脑髓说》:“所以小儿无记性者,脑髓未满;高年无记性者,脑髓渐空。李时珍曰:“脑为元神之府。金正希曰: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。”《类证治裁》卷四:“健忘者,陡然忘之,尽力思索不来也。夫人之神宅于心,心之精依于肾,而脑为元神之府,精髓之海,实记性所凭也。……凡人外有所见,必留其影于脑。小儿善忘者,脑未满也。老人健忘者,脑渐空也。切庵云:观此则知人每记忆,必闭目上瞬而追索之,亦凝神于脑之义。故治健忘者,必交其心肾,使心之神明,下通于肾,肾之精华,上升于脑。精能生气,气能生神,神定气清,自鲜遗忘之失。惟因病善忘者,或精血亏损,务培肝肾,六味丸远志五味;或萦思过度,耑养心脾,归脾汤;或精神短乏,兼补气血,人参养营汤远志丸;或上盛下虚养心汤;或上虚下盛,龙眼汤;或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神明不定,朱雀丸;或素有痰饮茯苓汤;或痰迷心窍导痰汤寿星丸;或劳心诵读,精神恍惚安神定志丸;或心气不足怔忡健忘,辰砂妙香散;或禀赋不足,神志虚扰,定志丸孔圣枕中丹;或年高神衰,加减固本丸;若血瘀于内,而喜忘如狂,代抵当丸。”参见善忘、多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背脊骨折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背脊骨包括胸椎、腰椎。因跌打、坠撞所伤折。局部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、折部压痛明显,可有后突畸形;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,出现截瘫。传统上采用绳索悬吊复位法,并予以固定。卧硬

  • 胎前心痛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心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六神曲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神曲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灵枢悬解

    书名。9卷。清·黄元御撰。注。刊于1756年。本书根据通行本《灵枢》81篇的主要内容,按刺法、经络、营卫、神气、脉象、外候、病论、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,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简注。现有《黄氏

  • 野毒芹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毒芹,详该条。

  • 汪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子良,号心谷。安徽祁门人。年轻时学儒,后来弃儒学医。研究《内经》,对王冰注释《素问》有所评议和质疑,著有《医学质疑》(今存抄本)、《统属诊法》、

  • 经行感冒

    病名。指每逢经期出现感冒的病症。多因卫阳不固,营卫不和所致。若因阳虚气少,卫外不固。症见经期畏寒恶风,头痛鼻塞流涕。治宜温阳益气祛风。方用玉屏风散加桂枝,白芷等。若因经期气血入胞,营卫不和,症见经行乍

  • 胎水

    ①指羊水,即养胎之水。②指胎水肿满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:“妊娠亦有身肿满,心腹急胀者,名曰胎水。”

  • 正骨心法要旨

    书名。4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87~90)。清·吴谦等撰。首载手法总论及《内经》中有关记述,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、骨折、脱臼等病的症治,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。

  • 七伤

    病名。①指食伤、忧伤、饮伤、房室伤、饥伤、劳伤、经络营卫气伤(见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)。②指虚劳的七种病证。①指阴寒、阴萎、里急、精连连、精少阴下湿、精清、小便苦数临事不卒(见《诸病源候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