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尔雅·郭璞注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病名。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:“产后小便撒黑,谓之交经。用提气补血治之。”
病名。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又名羊须疮。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,复感风邪而成。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,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,焮热痒痛,破流黄水,浸淫成片。治宜祛风胜湿,凉血清热。初服升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跌打损伤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病名。又称七情伤感嗽。指因情绪不安,饥饱失常,伤及脏腑所致的咳嗽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七情饥饱嗽,无非伤动脏腑正气,致邪上逆,结成痰涎,肺道不理,宜顺为先。”用四七汤加桑白皮、杏仁、枇杷叶等。参见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即能近怯远症,详该条。
即腋窝。详该条。
病名总称。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上。称癌、瘭、疽、痼、痈五者为痈疽的五发。详见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