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经提纲

六经提纲

伤寒六经辨证的纲领。是从《伤寒论》条文中提出来的。清·柯琴伤寒来苏集》卷一:“仲景作论大法,六经各立病机一条,提揭一经纲领,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表章之。”六经提纲为:①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”②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也。”③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咽干目眩也。”④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,若下之,必胸下结鞕。”⑤“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”⑥“厥阴之为病,消渴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蚘,下之利不止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芸皮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臣使之官

    指膻中。在膈上,因其部位近心肺,为宗气发源地,能助心肺输转气血,协调阴阳,使精神愉快,故比喻为臣使之官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。”

  • 张天刚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静脉曲张外痔

    病名。见王兆铭《中西医结合痔漏临床证治》。外痔的一种。即肛缘皮下静脉曲张,肛周可见椭圆或环状块物突起,慢性经过,症状不显,不须医治。

  • 女子赤淫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。参见赤带条。

  • 起痔汤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落痔汤,见该条。

  • 五常政大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张志聪注:“此篇论五运主岁,有平气、有太过、有不及,各主果、谷、虫、畜、草木、生物数、声、色、味、生长收藏,皆五行政令之常,故曰五常政大论。”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、凉药热服、上病下取、下

  • 马蓟

    出《范汪方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①音chèn,病也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无损不足,益有余,以成其疹。”《类经》十七卷注:“疹,疾也。”②音zhěn,指突起于皮肤的小丘疹。《玉篇》:“瘾疹,皮外小起也。”③音义同②,但特指麻疹、天花等

  • 气化

    气的运行变化。①泛指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气化活动,其中较多用以表示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的泌尿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②自然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