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初生无皮

初生无皮
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生下无皮,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,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。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,甚至色带紫黑,尤以鼻沟、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。由于早产的多遍身红嫩光亮,面色发白,四肢不温。属胎元不足者,治宜调补气血,用当归饮(《医宗金鉴》:何首乌、白藓皮、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耆川芎),外用糯米粉扑之。梅毒遗传者,宜清解胎毒,用换肌消毒饮(《医宗金鉴》:当归、生地黄、白芍、川芎、皂刺土茯苓金银花连翘、甘草、白芷苦参、白藓皮、防风灯心),外敷清凉膏(石灰香油)、鹅黄散(黄柏石膏、猪苦胆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农本草经会通

    药物学著作。明·滕弘辑于15世纪末。10卷。此书分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玉石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十部,载药958味,分述诸药性味、功效及采集,内容多辑自《证类本草》及金元诸家本草。现有1617年刻本。

  • 内观

    气功术语。即反目内观脏腑等部位。又称内视。出《列子·仲尼》。“务外游,不知务内观,外游者,求备于物;内观者,取足于身。”“内”是指人体内部,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;“观”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

  • 产后三禁

    指产后禁止用药发汗、攻下、利小便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三十九:“产后三禁,……谓不可汗,不可下,不可利小便。”因发汗太过亡阳伤气;攻下太过亡阴伤血;利小便太过会损伤津液。此系古人总结产后病治法应注意事项,临

  • 库房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胸部,在第一肋间隙中,距胸正中线4寸处。布有胸前神经分支,并有胸肩峰动、静脉及胸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胁胀痛,咳吐脓血等。斜刺

  • 猪牙草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萹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便多

    证名,又称小便利多、漩多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府门》:“小便多者,乃下元虚冷,肾不摄水,以致渗泄。”症见小便次数增多而清长,或夜间尿多,并可见腰膝痠软,畏寒肢冷,精神困倦等症。治宜温肾固摄,用附桂八味丸、

  • 难经解

   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
  • 刘道源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沫条。

  • 陈瑞孙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廷芝。庆元路(今浙江宁波)人。温州路医学正,与其子宅之同著《难经辨疑》,已佚。

  • 真珠母丸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