剂型
药物的制剂。中药的剂型有汤、酒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锭、片、露、霜、胶、茶、曲等。
药物的制剂。中药的剂型有汤、酒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锭、片、露、霜、胶、茶、曲等。
①指四肢肘、膝关节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十二原出于四关。”②指肘、膝关节以下的五俞穴。见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释《标幽赋》。③指左右合谷、行间四穴(《针灸大成》)。
书名。宋·刘温舒撰于1099年。3卷。本书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。其论共31篇,附图表29幅。由于原文比较费解,曾有日人冈本为竹的注释本,将原书逐段逐句地作了说明,分为7卷,名《运气论奥谚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胖大海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》,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。
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风证的现象。如眩晕,震颤,四肢抽搐、强直,乃至卒然昏仆等。温病热伤下焦肝肾可以化风而发生痉、厥、瘛疭等症,吴鞠通用大、小定风珠治疗。《温病条辨·下焦篇》:“既厥且哕,脉细而劲,小定风
看耳后筋纹诊痘法。见《丹台玉案》六卷。耳后筋纹淡红为吉,若紫黑青白为凶。耳后红筋一条,无枝叶主心经痘;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;耳后苍筋主痘稀、脾经痘;耳后淡白乱如蔴,将来必主脾经痘。
四海之一。指胃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胃者水谷之海,其输上在气街,下至三里。”胃腑受纳饮食,故称。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,上在气冲,下在足三里。其症候:“水谷之海有余,则腹满;水谷之海不足,则饥不受谷食
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病程中原见微细欲绝之脉,突然跳动显露。多属病情危笃,阴阳离决之候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二方。黄芩、炙甘草各二两,人参、桂(去粗皮)各一两,苦参、茯神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水煎,去渣,不拘时服。治肝胆俱虚,热气上熏,口中常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