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广雅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松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顾氏医镜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指素有湿热郁结、复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。症见发热,呕吐酸水,甚则酸水浸渍胃脘,不胜苦楚,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,脉多带弦。属本热标寒之症,不宜骤进苦寒,而当辛散。脉弦数者,
①方书。2卷。未具撰人,顾奉璋序称:“青浦诸君子所辑”。首辑亟斋居士《达生篇》、毓兰居士《保婴篇》。以下分小儿、妇女、身体、头面等42门,每门详列病症,博收各科验方。曾经多次增纂。现存清刻本,建国后有
御,驾驭、使用;神,精神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不时御神。”谓经常过分地使用精神。
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。
方书名。分上、下二册。吴克潜编。本书刊于1936年。书中收集古今医方约一万余首,按照方剂笔划排列,每方介绍方名、出处、主治、功效、药物及用量、炮制、服法等项。为方剂学的工具参考书。但书中对不少方剂的用
胞衣的别名。即胎盘,药用名紫河车。详胞衣、紫河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