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二经络

十二经络

指十二经及其脉络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证指归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。作者推崇戴麟郊《广温疫论》,认为此书“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,条分缕晰,开后人无数法门”,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,“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,及诸名家所论,与夫似温症而

  • 上清紫庭追痨仙方论

    见急救仙方条。

  • 霜桑叶

    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桑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乌蔗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覆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,炒至一定要求。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;加辅料同炒的有:麸炒、土炒、米炒、酒炒、醋炒等。

  • 热病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,意同广义的伤寒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”参见伤寒、温病条。②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。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:“伤寒有五,……有热病,有温

  • 许环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梦熊条。

  • 肾为欠为嚏

    五脏气逆证中,肾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欠,呵欠;嚏,喷嚏。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:“病气在肾,则为欠为嚏,欠者阴阳相引;嚏者,阴出于阳也。”临床上,肾虚精不足以养神者,常见精神萎靡不振,呵

  • 经行指(趾)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经行时,指趾疼痛,经后自消。多因寒凝气滞血瘀,肢端血脉受阻所致。症见指、趾胀痛,肿胀触痛、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、胸胁胀痛,经血色暗有块,治宜活血化瘀,理气温经。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。

  • 足太阴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阴经别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