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水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,为溪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病名。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又名卒中。指卒暴昏仆,不省人事,或突然口眼斜,半身不遂,言语蹇涩的病症。中风的病因,历代医书论述不同。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一以北宋前皆宗《灵》、《素》作外风论治;刘河间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即积痢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若肝肾之真阴不足,龙雷之火,上冲清道,亦令人头旋眼黑。此阴火上冲,而为虚火眩晕之症。”属火冲眩晕之一种类型。详火冲眩晕、阴虚眩晕、肾虚眩晕等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证名。指在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发热。多因肺气热盛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发热》:“平旦发热,热在行阳之分,肺气主之,故用白虎汤,以泻气中之火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即苦豆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