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白睛生漏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漏生在气轮,金坚而位旁,为害稍迟,故曰偏漏。其流如稠浊白水,重则流脓,久而失治,水泄膏枯,目亦损矣。”
指五脏相剋而传,导致经气绝。如心属火,肺属金,心病传肺,为火剋金,金被火消亡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心之肺,谓之死阴。”张志聪注:“五脏相克而传谓之死阴。”
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手腕痈、手屈发、手牛押屈、龟毒、鼓槌风、手腕疽。由三阳经风火凝结而成。患处高肿红赤作痛,腕部活动受限,易脓,易溃为顺,宜内服荆防败毒散,外敷洪宝膏,溃后提脓去腐,按溃疡治
病名。指足底皮肤增厚、顽硬的一种疾患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多因鞋袜不适,长时磨擦,气血受阻,皮肤失营而成。其证足底皮肤增厚,顽硬如板,行路作痛,影响步履。治宜温水浸泡后,外涂乌梅膏。亦可用传统治脚病的
见《花镜》。即辣椒,详该条。
肾阴亏虚,水不制火,出现阴火上升的证候。表现为咽干、咽痛、头昏目眩、心烦不眠、耳鸣、健忘、手足心热,或目赤、口舌生疮,舌质嫩红,脉细数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、补虚清热。
病名。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。详缠喉风条。
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痘疮入眼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阴茎内缩之症。属阴缩范围。《类证治裁·阳痿附茎缩》:“有阴茎内缩,乃肝之筋受寒,四逆汤加参、桂。”详阴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