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症生于龟尾穴下,下身一段及背脊骨上皆红肿作痛,潮热身重……漏孔出脓极多。”治法:先用化肉膏外贴,至肉黑时以针拨开,则脓随针出,排脓后于孔内插药三次,促其脓干,内服中九丸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即沙参麦冬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梦熊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陶华条。
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元气。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。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,由先天之精所化,故名。它发源于肾(包括命门),藏于丹田,借三焦之道,通达全身,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,为生化动力的泉源。《难经·三
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病名。为一般牙痛的泛称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长春牢牙散,乌髭发,去牙风。……右为细末,早晚刷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