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双喉痹

猜你喜欢

  • 腹通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腹通谷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,旁开0.5寸处。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4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

  • 面正

    见面王条。

  • 黑干短舌

    舌干焦黑而短缩。为厥阴热极,或食郁热极舌肿所致,急予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,通腑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参舌短条。

  • 黄世仁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济之条。

  • 淡红喉风

    病名。系指患喉风而喉内肿起疼痛,其色淡红者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肺脾感冒风邪而发,肿连小舌,喉塞不通,声音不清。”治宜疏风宣肺,消肿利咽。方用银翘散、六味汤、清咽利膈汤等加减。

  • 喉腥

    病证名。指病者自我感觉喉中有腥味。又名喉中腥臭。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一:“因劳心过度,肺气有伤,以致气出腥臭,唾涕稠粘,口舌干燥。”临证宜审脉证,随证治疗。

  • 阴精石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玄精石,详该条。

  • 能远怯近症

    病名。指视远清晰而视近处反模糊的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能远视不能近视、远视、不能近视、视远怯近症。多由先天所致。眼外观多无异常,一般视近物模糊,视远较清晰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不能近视者,阴气

  • 颧赤

    证名。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。出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。《景岳全书·面病》:“两颧鲜赤,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,此阴虚也。”多因肝肾阴亏,虚阳上孚所致。治宜滋阴降火为主。方用八仙长寿丸、九补阴丸等。亦有心火

  • 碍肩生

    病名。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卷五:“儿已露顶。因脐带攀肩,而不能下者,名碍肩生。”相当于脐带绊肩。参见碍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