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右苇散

右苇散

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《集验方》方。又名石苇瞿麦散。石苇、葵子各二两,瞿麦一两,滑石五两,车前子三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日三服。功能清热利水通淋。治淋病小便不利,溺时刺痛。②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《古今录验方》方。通草、石苇、滑石、炙甘草当归各二两,王不留行一两,白术、瞿麦、芍药、葵子各三两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小麦煎汤食前送下,日三服。功能清热利水,活血通淋。治膀胱有热,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淋沥频数,胞中满急,脐腹疼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耶律兀欲

    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
  • 伏鼓

    脉象。脉伏而搏指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太阴藏搏,言伏鼓也。”

  • 细理

    皮肤纹理细致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”

  • 泥丸宫

    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即上丹田。见该条。

  • 望果

    出《广东新语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
  • 火闭

    病证名。①系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听力下降者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凡火闭者,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,其证必鬨鬨熇熇,或胀或闷,或烦或热,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。”治宜清热泻火。可选用凉膈散、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参

  • 修治

    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《伤寒总病论》有《修治药法》。详炮制条。

  • 肌腠

    又名肉腠、分、分理。肌肉的纹理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肌腠疮疡。”

  • 蟹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六。又名蟹睛疼痛外障、蟹目、蝇头蟹眼、蟹睛横出、离睛、损翳、蟹珠、蟹睛翳、黑珠翳。多由肝火上攻,黑睛翳溃或外伤所致。证见黑睛破损,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,形似蟹眼,周围绕以白

  •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详水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