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合病

合病

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,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。见《伤寒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》:“合病者,乃两经三经同病也。如初起发热、恶寒、头痛者,此太阳之证,而更兼不眠,即太阳阳明合病也,若兼呕恶,即太阳少阳合病也,若发热不眠呕恶者,即阳明少阳合病也,若三者俱全,便是三阳合病。”《伤寒溯源集·合病并病总论》:“合病者,两经三经一时并受,见证齐发,不似传经之以此传彼也。”“以其并感齐发,无先后之不齐,故谓之合。”合病多见于三阳经阴经与阳经亦可见合病。《医宗金鉴·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》:“论中所著合病并病,虽单举阳经,未及阴经,然阳经既有合病并病,则阴经亦必有之可知矣。如太阳病脉反沉,少阴病反发热,是少阴太阳合病也。”《伤寒论翼·合并启微第三》:“夫阴阳互根,气虽分而神自合。三阳之里,便是三阴,三阴之表,即是三阳。如太阳病而脉反沉,便合少阴;少阴病而反发热,便合太阳;阳明脉迟,即合太阴;太阴脉缓,即合阳明少阳细小,是合厥阴;厥阴微浮,是合少阳。虽无合并之名,而有合并之实。”参见并病、太阳阳明合病、太阳少阳合病、三阳合病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咽三黄汤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玄参、黄连、生地黄、麦门冬、连翘、栀子、大黄(绞汁)、竹叶、黄芩、石膏。水煎,兑大黄汁服。治疫喉腐烂,痧艳,灼热口渴,脉实便秘等症。若神呆,加犀角;无汗,合清咽消毒饮服;兼痰热壅甚

  • 内损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四。即内伤,详该条。

  • 犀角消毒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生地黄、荆芥、当归、犀角、防风、炒牛蒡子、赤芍药、连翘、桔梗各七钱,薄荷、黄芩、甘草各五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白开水化下。治痘疹余毒,一切疮毒。

  • 俞天池

    【介绍】:见俞茂鲲条。

  • 知命丸

    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
  • 臭藤

    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高汉峙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学山条。

  • 酒杯花

    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趾

    即第五足趾。

  • 太医令

    古代医官职称。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。战国时期,秦有太医令,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。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