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即泄泻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,小肠不得成聚,故后泄,腹痛矣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脾肾虚寒,故为后泄。”详泄泻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闽产录异》。为柚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凹陷(维胞)斜下1寸处;或于维道穴斜下2寸处取穴。主治子宫下垂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即疫疠之气。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阮炳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金耳环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四声本草》。为硇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暴马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