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吐利

吐利
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呕吐下利并见。后世将卒暴呕吐下利、躁扰不安者,称为霍乱。仅见呕吐下利,病程缓慢者,称为吐利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成无己云:若止呕吐而利,经谓之吐利是也。上吐下利,躁扰烦乱乃谓之霍乱,其与但称吐利者有异也。盖暴于旦夕者为霍乱可数,日久者为吐利。”有因于寒者,吐利腥秽,澄彻清冷,完谷不化,小便清冷不涩,口不渴,脉微细而弱。宜理中汤。有因于热者,吐利酸臭,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。有因风痰者,吐利而有痰,不饮食,宜水煮金花丸。参见霍乱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排风藤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白毛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呕

    病证名。又名痰饮呕吐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素盛今瘦,肠中沥沥有声,食入即呕,食与饮并出,名曰痰呕。”详痰饮呕吐条。

  • 吐乳泻黄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,且排泄物呈黄色而臭的证候。因伤热乳引起胃肠积热所致。治宜清肠和胃。用黄芩汤加减。

  • 行尸

    喻重病虽能勉强行动,而已见死脉,故称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(脉)再呼一至,再吸一至,呼吸再至,名为无魂。无魂者当死也。人虽能行,名曰行尸。”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脉病人不病,名曰行尸。”

  • 鸡毛蒿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天宗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肩后,肩胛冈下窝的中央,与第四胸椎相平处。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、静脉肌支。主治肩胛疼痛,胸肋支满,颊颌肿痛,咳逆抱心,以及肩关节周围炎,

  • 肝炎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青叶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山松须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松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热经迟

    病证名。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而来。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:“血热者,经期当早,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。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,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。治宜清火滋阴,以加味四物汤、加减一阴煎、滋阴

  • 假桃花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地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