咒禁博士
唐太医署教师职称。主要负责讲授用祷告、符咒等迷信手段和方法以除病。官阶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唐太医署教师职称。主要负责讲授用祷告、符咒等迷信手段和方法以除病。官阶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产后三冲之一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败血上冲有三,……若闷绝呕恶。腹满胀痛者曰冲胃,……用平胃加姜桂,往往获效。不应,送来复丹。呕逆,腹胀,血化为水者,金匮下瘀血汤。”
见《丹溪心法》。为川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嘉言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翰文。上海人。为名医李用粹之弟子,将李之医案辑录成《旧德堂医案》一书(见《三三医书》第十九);另有《伤寒类书》、《脉学定本》、《本草删书》等书,未见刊行。其子宗泰(字宏文),曾任
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阳明之本,在厉兑;标在人迎颊下,上挟颃颡也。”颃颡,指喉头及咽峡部。
异痘之一。痘疮初见于面部,独鼻梁左右密集,其他部较少的症状,此热毒郁聚于肺,多属险症。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。
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学家。聊摄(今山东聊城西)人。出身于世医家庭,精心研究仲景《伤寒论》,对辨析表里虚实有独到之处。根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等古医书理论对《伤寒论》作全面注解、辨析,于11
医史著作。陈邦贤、严菱舟合编。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,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。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,便于读者检索。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,介绍医家或引述资料也存在一些错误。19
病名。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:“卧时忽浑身虱出,致血肉俱坏,每宿渐多,痛痒不可言状……但饮盐醋汤十余日即安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二百四十九。指阴囊部肿硬。多见于小儿。宜外用地黄散(干地龙研末)生薄荷汁调涂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小儿外肾肿大,茎物通明,牡蛎粉研极细,鸡子清调敷为佳。”参见脱囊、阴肿、疝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