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经本草
见本草图经条。
见本草图经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气注候》:“风邪搏于肺气所为也,肺主气,气通行表里,邪乘虚弱,故相搏之,随气游走冲击,痛无定所,故名为气注。”参见九注条。
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
相当于颊车穴。又称曲隅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(顋)痛,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,立已。”马元台注:“此穴在耳下曲额端,动脉环绕一周,故曰曲周也。”
解剖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下睑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经验合集》。即木槿皮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与真阴相对而言。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出《广东新语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①指人体上部之气,包括心、肺之气。《灵枢·口问》“故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”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上气不足,下气有余,肠胃实而心肺虚。”②指气逆壅上的症候。多由外感六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