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【介绍】:见张志聪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方。黄连、紫草茸、芍药各三钱,生地黄九钱。水煎浓汁,加水磨犀角汁和服。治痘毒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枇杷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少阴是三阴之中,为出入之枢纽,故为枢。
证名。嘿通“默”。密嘿,沉默不语之意。《灵枢·五乱》:“故气乱于心,则烦心密嘿。”参见忧郁条。
情志三郁之一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怒郁者,方其大怒气逆之时,则实邪在肝,多见气满腹胀,所当平也。及其怒后而逆气已去,惟中气受伤矣,既无胀满疼痛等证,而或为倦怠,或为少食。”暴怒伤肝,或胀或痛者,宜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樗白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