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冻风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龙牙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龙牙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胎生青记。详该条。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敷贴时间约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用治肺结核,哮喘,口眼斜等。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。《张氏医通》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、延胡索各
病证名。指脐中出血。若其血不多,夹水流出者,乃大小肠火旺,以致肾经干燥无水滋润所致。须以治肾为主,方用两止汤或障脐汤(《辨证录》:大黄、当归、生地、地榆)。
儿科著作。1卷。明代作品,撰人不详,薛己注。约刊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诊法并治验30余则,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,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。本书收入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中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白豆蔻(研)、茯苓、姜半夏、生姜。水煎,冲磨沉香汁服。治小儿乳,面色青白,粪青多沫,手足指冷。
脐风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的脚气。症见口苦,善太息,胁痛,面垢,肌肤不泽,头额、目锐眥痛,缺盆并腋下马刀肿,自汗,振寒,发热,胸中、胁、肋、髀、膝外至胻绝骨外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蠹疽之多发、大小不一者。证治见蠹疽条。
情志三郁之一。因思怨不解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若思郁者,……思则气结,结于心而伤于脾也。及其既甚,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、为失血、为噎膈、为呕吐,下连肝肾则为带浊、为崩淋、为不月、为劳损。”初起气
厥证之一。指因纵欲过度致厥者。《类证治裁·厥症》:“色厥乃纵欲竭情,精脱于下,气脱于上。独参汤。”参厥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