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蚕子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迭里特条。
大便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脾虚水湿不化,泛溢肌肤而致。宜调理脾胃,行气利水。用木香调胃汤(木香、陈皮、车前子、甘草、三棱、莪术、红豆蔻、大腹皮、砂仁、苍术、木通、萆薢、山楂、姜皮)。
《女科要旨》卷一方。香附(去毛,水浸一昼夜,炒老黄色)半斤,制菟丝子一斤,当归(童便浸)、茯神各四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妇人不育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药学家。撰有《灵秀本草图》六卷,已佚。
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订正伤寒论注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尿血。详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见胎息条。
①即舌苔。②舌苔混杂污垢。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