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篇名。出《慎斋遗书》卷十。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,称为喉口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陶弘景条。
见针灸传真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痉证之一。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。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:“风寒、风湿致痉者,寒痉也。风寒咳嗽致痉者,用杏苏散。”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,如上呼吸道炎、肺炎等引起的惊厥。
见下巨虚条。
出《说文解字注》。为螳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瘦吟。江苏吴县人。旅居秀水(今浙江嘉兴)之王江泾镇,能诗通医,撰《瘦吟医赘》一书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,八、九日后,喉中肿闭,皆因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。急服四七汤二、三剂。”参见喉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