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便不通

大便不通

证名。指大便秘结,壅塞不通。《诸病源候论·大便病诸候》:“大便不通者,由三焦五脏不和,冷热之气不调,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,故令糟粕否结,壅塞不通也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用大黄、牛蒡、枳壳伤寒热结,大便不通。若时气热毒在脏,大便不通,宜羚羊角散;若时气胃中壅热,大便不通,宜大麻仁丸。《丹溪心法附余》用润麻丸治血燥大便不通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大便秘结源流》:“若不通,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,闭塞阻隔,甚至胸腹胀满,气闷欲绝,而其原则各有由。大约热邪入里,则胃有燥屎,三焦伏阳,则津液中干,此固由大肠挟热者也,宜润肠丸。虚人阴冷而血干枯,老人阳衰而气道寒,此则由大肠之挟冷者也,宜润肠汤。腹胀痛闷,胸痞咳呕,此又由宿食留滞者也,宜脾积圆。肠胃受风,干燥涸涩,此又由风气燔灼者也,宜大麻仁丸。肺气壅蔽,不能下降大肠,而诸气之道路,因以闭塞,噫逆泛满,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,宜桔梗枳壳汤。”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发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多由肝肾亏损,阴血不足,发失濡养而成。其证为青少年或中年即见头发呈散在性花白,甚至全白。治宜滋补肝肾,益气养血。内服首乌延寿丹;亦可用何首乌一味,泡茶常饮;或桑椹糖浆

  • 经断复来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又名倒经,俗称倒开花。指妇女月经已断一年以上,而又见经血者。如无明显症状,是属营血有余。若有病态反应,乃多因血热下迫,内扰冲任所致。宜清热为主,用芩心丸,或益阴煎(

  • 耳湿

    病名。聤耳的别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停耳亦曰耳湿,常出黄脓。”详停耳、聤耳等条。

  • 小辫儿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关

    ①小儿指纹见于食指第一节为风关,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,又名上关、初关。详小儿指纹条。②经外穴名,见《针法穴道记》。位于食指掌面,掌指关节横纹中点稍外处。③推拿部位名,指三关之一。位于食指近端指节的

  • 癖疾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古今医鉴》。小儿脾胃柔脆,脏腑娇嫩,调护不当,乳食失调,势必伤及脾胃,使脾胃不能消化水谷,水谷不化,则容易停滞而生湿生痰,使邪积胸中,气血流行不畅,脏腑机能衰退,以致气滞血涩,体内排出的浊

  • 项强穴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手背第二、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。主治项强。直刺0.5~0.8寸。②落枕穴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肥疳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腹中绞痛

    证名。指腹部痉挛性的剧痛。①痧症主要症状之一。见《痧胀玉衡》。参绞肠痧条。②伤寒病劳复证候之一,见《类证活人书》卷五。由于伤寒新愈,阴阳之气未和,过早行房而致。参见阴阳易、腹痛条。

  • 即瘴气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