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腰痛总论》。指感受外邪所致的腰痛。主要有风湿腰痛、寒湿腰痛、湿热腰痛三种。另有风腰痛、风寒腰痛、风热腰痛、湿腰痛等也属外感腰痛。一般以实证居多。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。详各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一。即生于胃俞、肾俞之疽。证治同发背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当归(酒洗)、炒白芍药、炒地骨皮、知母(盐酒拌炒)、牡丹皮(童便浸炒)、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钱半,人参、甘草梢各五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功能滋阴降火,养
宜,适宜。指根据与五脏相通应的六气的病机特点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审察病机,无失气宜,此之谓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刘沫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马蔺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锡錱条。
见皮部条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