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太医院院使

太医院院使
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。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,始设于1285年(至元二十二年),官阶正二品,以后各代略有增减,其官阶亦有变化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栗当

    出《食医心鉴》。即列当,详该条。

  • 阳明腑证

    即阳明府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府病条。

  • 南刘寄奴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刘寄奴,详该条。

  • 鬼疰

    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人先天地痛,忽被鬼邪所击,当时心腹刺痛,或闷绝倒地,如中恶之类。其得差之后,余气不歇,停住积久,有时发动,连滞停住,乃至于死。死后注易傍人,故谓之鬼疰也。”可选用犀角散

  • 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
  • 汤罐头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山田薯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反四时

    ①同脉逆四时。详该条。②指脉证相反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风热而脉静,泄而脱血脉实,病在中脉虚,病在外脉坚者,皆难治,命曰反四时也。”

  • 清明花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老复丁

    古代养生术语。意为返老还童。《通俗编》:“急就章云,长乐无极老复丁。”《参同契》:“老翁复丁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