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治疟疾方法之一。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,使用内服药(如常山、槟榔、草果、姜半夏煎剂)或针刺(大椎、后溪、间使等穴)等方法,以制止疟疾的发作。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一切疟无问远近,正仰卧,以线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,兼通医术。字叔正,安平(今河北保定)人。
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渊然条。
病证名。疳疾而有积滞的证候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古人认为“无积不成疳”,“积是疳之母”。积的成因,多由嗜食生冷、甘肥、粘腻、积滞中脘,脾胃不能消化而致。临床表现为腹胀,腹痛,呕吐,泄泻,所出之物有酸腐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谷孙,江苏江阴人,长于诊治温热证,为一时名医,编撰有《温热逢源》、《柳选四家医案》等书,流传较广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白降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