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吐泻

小儿吐泻

病证名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吐泻者,乃挥霍扰乱之证。霍者吐,乱者泻。有心痛而先吐者,有腹痛而先泻者,莫不由中焦而作。”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,惟冬时绝少者,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所致,以冬时阳气在内,多食温暖,少饮水浆故也,设有患者必因伤于乳也。若春时病吐泻者,多因于风;夏时病者,多因于热;秋时病者,多因于冷。凡治吐泻者,必当审其时候,观其形证,察其温凉寒热,如此则无误矣。”分伤风吐泻伤暑吐泻伤乳吐泻、虚冷吐泻、伏暑吐泻胃热吐泻、气乱等,详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毛达可

    【介绍】:见毛世洪条。

  • 朱应我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一麟条。

  • 张仲远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曜孙条。

  • 脾寒

    ①证候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脾寒饮食不消,劳倦气胀,噫满,忧恚不乐,槟榔散方。”②同脾阳虚的病机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补剂

    十剂之一。用补益药物组成,具有滋补五脏气血阴阳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补可去弱,人参、羊肉之属是也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”

  • 脉度

    五度之一。出《灵枢·脉度》等篇。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。《灵枢·脉度》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、任、督脉等的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先度其骨节之大小、广狭、长短,而脉度定矣。”②脉诊上辨别脉象的大小

  • 任度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据记载一患者因麻风病常吃蛇肉,引致吞食即吐的病症。任度以芒硝、大黄等为之治愈。

  • 葵花盘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即向日葵花托,详该条。

  • 朦昧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一作蒙昧。指神情昏昧,意识不清,如有物蒙蔽之状。

  • 黄吉甫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著有《备急仙方》,未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