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吼病
病名,即小儿哮喘。详该条。
病名,即小儿哮喘。详该条。
出《肘后方》。为皂荚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履贯不详。治疗疾病时,首先重视调理病人的饮食和睡眠休息,而后给予针灸和药物治疗。
用轻清疏解的药物,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。《汤液本草》:“轻可以去实,麻黄、葛根之属是也。”又如症见头痛身热、微恶风寒、无汗、咳嗽,苔白,脉浮数等,用葱豉桔梗汤以疏风清热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气注候》:“风邪搏于肺气所为也,肺主气,气通行表里,邪乘虚弱,故相搏之,随气游走冲击,痛无定所,故名为气注。”参见九注条。
阴阳相乘脉象。沉涩短细等一类的阴脉出现在属阳的寸部,称阴乘阳。《难经·十二难》:“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,为阴乘阳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过多,详该条。
内丹和外丹的合称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