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张耒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椒疡。多因眼部不洁,受风热毒邪侵袭,加之脾胃素有湿热,致眼睑脉络壅滞,气血失和而发。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,状如花椒。自觉眼部沙涩痒痛,羞明流泪等。相当于今之沙眼
《幼科直言》卷二方。羌活、葛根、红花、荆芥、连翘、山楂肉、牛蒡子、蝉蜕、陈皮、甘草。加荸荠,水煎服。治痘疹见点一、二天者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七窍之一。外耳道出口的孔窍。参见七窍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小儿脏腑娇嫩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不论外感六淫,内伤脏腑,都能引起发热,并且感邪之后,最易化热,热甚则伤阴,阴损及阳。所以,小儿发热的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变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