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鳞体

小儿鳞体

病证名,又名胎垢蛇身蛇胎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鳞体者,谓皮肤之上,如蛇皮、鳞甲之状,故又名蛇体,此由气血痞涩,不能通润于皮肤”所致,类似鱼鳞病。《串雅内编》用白殭蚕去嘴为末,煎浴。《本草求真》认为“肤如鳞甲,亦是胎元气血不足,得此辛咸,煎汤除垢,则癣自去。”亦可用四物汤加味,煎汤内服,以养血活血;外用杏仁泥调猪油外搽,润泽皮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虚者补其母

    出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。运用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,来治疗五脏虚证。如肾为肝母,肝的虚证,不仅补肝,还须补肾。又如肝有虚火,症见失眠烦躁、头面烘热、脉弦细数无力,用滋水涵木法,补肾水以制肝的虚火。

  • 半产下血不止

    病证名。多因堕胎复损胞脉或瘀血残留所致。治宜调补胃气为主。如脾虚者兼见食少纳呆,脘腹饱闷,方用四君子汤加当归、熟地;胃气下陷者,兼见痞满,小腹下坠,方用补中益气汤;因瘀血残留所致者,兼见下血色暗有块,

  • 老花眼

    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又名老人眼昏。为肝肾衰耗所致,指年越四十而视近困难者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廿一指出,凡人年四十五岁以后,渐觉眼暗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亦指出,若人年五十以外而目昏者,虽

  • 圊脓血

    证名。一作清脓血。指大便下脓血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下利脉数而渴者,令自愈。设不差,必圊脓血,以有热故也。”详便脓血、脓血痢条。

  • 鱼肚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
  • 吹鼻

    即鼻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衄

    病证名。指由情志激动过度而导致的鼻衄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积怒伤肝,积忧伤肺,烦思伤脾,失志伤肾,暴喜伤心,皆能动血。蓄聚不已,停留胸间,随气上溢,入清道中,发为鼻衄,名五脏衄。”可用止衄

  • 悬雍

    ①即悬雍垂。详该条。②形容浮取更大,稍按则小的脉象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悬雍,悬雍者,浮揣切之益大。”

  • 青肠

    出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。即胆。参见黄肠条。

  • 龙舌三尖刀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